首页 > 最新动态

最新动态

抑郁症共识指南,带您走出心理“感冒”

来源:最新动态 时间:2024-02-28 09:05:20

孩子长期出现情绪低落、学习动力不足等系列现象,家长不知如何提供帮助请来看看这份抑郁症共识指南。

 

陈女士(化名)表述:“自女儿上初中以来,我和女儿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,几乎不能平静的交流,没说两句话就会开始吵架,家里无安宁之日。近期女儿时常表示讨厌我,说我没有顾忌过她的感受,不能理解她。最近,女儿时常把自己关在房间,很少和家人接触。还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不入睡,连兴趣爱好也不继续下去了,不愿意上学,常常在房间里偷偷哭泣。”

对于陈女士来说,由于平时缺乏和女儿的有效沟通,她对于女儿目前的情绪和想法毫无头绪。陈女士决定致电询问女儿的班主任了解她在学校的状况。在班主任口中得知,女儿上课时频繁打瞌睡,不专心听课,成绩也开始下滑,陈女士越发担心了。开始,陈女士以为女儿目前的问题是因玩手机到深夜有关,于是唠叨、劝说了女儿几句,然而,女儿的反应非常激动,哭闹不休,关上房门一言不发。

束手无策的陈女士决定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,她拨通了茂名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,在接线员的帮助下,陈女士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知识,也了解到了如何帮助孩子的方法,意识到女儿可能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。

 

作为父母的你,是否也有过类似陈女士的经历?来听听我院心理科专家怎么说。

 

我院心理科主任梁冯表示,家长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守护者,在孩子青春期时,尽早识别抑郁症的早期征兆很重要

 

      孩子如果出现以下表现,请注意!

      注意情绪变化:孩子突然变得沉默、情绪低落、愤怒或烦躁,可能是抑郁的迹象。

      观察社交行为:孩子是否开始回避社交活动、不愿与家人交流,或者与同学间关系变差。

      睡眠和饮食变化:失眠、睡眠过度、食欲变化可能是抑郁的体现。

      学业和兴趣下降:成绩下滑、对以前热爱的活动失去兴趣是需要关注的信号。

      言语暗示:表达对生命有消极看法和态度。


作为家长,我们如何帮助孩子?

      进行包容、开放的对话。鼓励孩子分享感受,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,让他们知道你是可以信任的。而非与孩子讲道理,尝试和孩子做“朋友”,聆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。

      提供支持,给予陪伴和理解。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“生病”了,被情绪控制,无法自我调整。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情绪,让孩子感受到在困难时刻有家人的支持。

      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生活习惯: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,避免日夜颠倒、暴饮暴食,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。

      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:鼓励孩子或者与孩子一起去进行一些她感兴趣的活动,如画画、打球等。

      寻求专业帮助: 症状持续或加重时,寻求专业的帮助,配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。

 

什么时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呢?

      症状持续:抑郁症状持续数周或数月,且在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下,孩子对事物仍毫无积极的情绪时。

      自伤行为:孩子表现出自伤行为或做出威胁到自己生命的行为。

      情绪危机:孩子的情绪崩溃,如大哭大叫,劝说无效,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时。

      丧失兴趣:孩子对以往喜欢的事物失去了兴趣,不喜欢社交,经常待在房间,不愿出门等。

      如出现以上情况,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!

 

抑郁情绪如同心理“感冒”一样,抑郁情绪能通过自身调节缓解,但如持续时间较长(如超过两周)不能缓解,则考虑抑郁症可能性大,需要及时就诊,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!


当识别到您自己、您的孩子或者您身边的人可能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,请拨打以下电话:

茂名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668—6688616

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专家

梁冯主任:13926736933

罗艳副主任:139220552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