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科普
微笑下的“负能量”
在我们的眼中,有这样一类人,他们给人的感觉平时活泼开朗,积极乐观,在工作、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很好,但某一天却突然精神崩溃,甚至出现了自伤自杀的行为,这时我们才惊觉他们的异样,而之前没有任何的先兆。这类情况常被称之为“微笑型”抑郁,他们拥有超高的掩饰能力,看起来活泼、开朗、包容、情感适切,但他们的另一面却是表现出绝望、疲惫、孤独等一系列负面情绪。
微笑抑郁症的隐匿性很强,即使亲密的人也难以发觉,他们与典型抑郁症不同之处是拥有特别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,在抑郁发作情绪异常的情况下,还能坚持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,在工作、学习、社交中保持表面的良好状态。由于微笑型抑郁人群隐匿表现一般难以识别出来,甚至其本人也会否认患病,导致他们的求助和求医的欲望明显滞后,这也是更令人担忧的地方。
微笑型抑郁虽然隐匿性很强,但细心观察仍然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,如:
1.找借口减少与他人共处的时间,经常独自发呆;
2.食欲下降,经常失眠,易早醒;
3.情绪较从前起伏比较大,易发脾气;
4.在别人面前非常有能力,自信,当一个人独处时情绪崩溃,哭泣,特别是晚上,白天正常;
5.喜欢用饮酒、抽烟、玩游戏、找人聊天来缓解自己负面情绪;
6.在微信群中发一些生活感言。
7.家庭环境糟糕,如夫妻不和,遭受打击,经济困难等。
那么,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可能存在“微笑型抑郁”时,我们可以应该怎样做呢?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建议尝试以下方法:
1、学会卸下“微笑假面”。微笑型抑郁人群在对外开朗,内心并不能获得缓解,反而会承受双重的压抑。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,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,尝试内在与外在找到平衡点,减少内心冲突,不必跟自己较劲。
2、尝试建立心理支持系统。微笑型抑郁人群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,不希望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,害怕影响别人,导致情绪积压。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可能存在抑郁情绪,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,如果发现身边的人可能存在抑郁,可以主动帮助支持,及时排解,严重时需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3、换一个角度看待自身和周围人和事的关系。一味地顾虑周围的人和事而忽略自身的情绪和需求,并不是健康的相处模式,当使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出现了不良反应,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处理方式和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并调整了。
4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。譬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,欣赏音乐、练习书法、绘画、跳舞、打球等,可以减轻压力,怡情养性,提升动力,增加愉悦感。
5、注意日常生活作息,进行适当运动。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神经递质合理分配,提高内啡肽水平,保证足够的睡眠,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,可以减少压力,放松心情,缓解抑郁情绪,获得充沛精力。
当发现自己或者周围的朋友有抑郁倾向时,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,如果尝试上面的自我调节方法仍未能减轻,请及早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。